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增长分析

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-07-06


编者按国网能源院供需所持续20多年开展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、能源供需分析预测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能源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建模与研究工作。本专栏将围绕能源电力需求预测模型、能源电力供需形势、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内容,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思考与读者分享交流。

文章导读长期以来,电力供应不足始终是导致我国电力供需紧张的主要因素。近年来,随着电力需求增速换挡,新能源装机快速发展,电力供应基本摆脱了供不应求的局面。回顾40年来发电装机的增长特点,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电力供应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。


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

增长分析

执笔人:冀星沛、张成龙、单葆国

国网能源院

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


      总装机容量跃居世界首位,人均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千瓦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总装机容量快速增长,截至2017年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7.8亿千瓦,其中火电11.1亿千瓦,水电 3.4亿千瓦,风电1.6亿千瓦,太阳能发电1.3亿千瓦,核电0.36亿千瓦。40年间,总装机容量增长了31.1倍,年均增速达9.2%,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(8.6%)0.6个百分点,推动了我国从电力供应不足到供需形势总体宽松的转变。截至2017年底,我国在总装机、水电、火电、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上均处于世界首位,人均装机容量达到1.3千瓦;分类型装机看,火电装机容量平稳增长,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高速增长。2012-2017年,火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降至6.2%,水电、核电、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.5%、23.3%、21.7%和107.2%。

图1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源装机容量连上台阶

      电源结构持续优化,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比重显著上升。随着核电、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并网,我国电源结构由水、火为主演变为水、火、核、风、太阳能等多类电源协同出力。2012年以来,以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核电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,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达15.5%。截至2017年底,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6.7亿千瓦,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7.8%,较2012年上升9.2个百分点。其中风电、太阳能、核电装机容量占比分别达到9.2%、7.3%、2.0%,较2012年分别上升3.9、7.0、0.9个百分点。

图2  1978-201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结构演变特点

      新增装机容量跨越式增长,发电侧清洁替代成效突出。从总量上看,新增装机容量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1987年前,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500万千瓦;1988-2005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;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需求快速增长,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连创新高,并于2006年突破一亿千瓦,之后11年,由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长,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在1亿千瓦左右,2017年达到1.3亿千瓦,创下历史新高,新增装机容量规模接近韩国总量。从新增装机容量结构看,新能源逐步取代火电成为主力。2012年之前,新增发电装机主要是火电机组,随着新能源的高速发展,2016年,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。2017年,新增装机容量中,火电装机容量仅占35.6%,创历史新低;风电、太阳能装机容量合计占比达到55.4%,较2012年提高37.6个百分点。

图3  1978-2017年分类型新增装机增长特点

      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,绿色发电比重不断提高。1978-2017年,我国发电量从2566亿千瓦时增长至64179亿千瓦时,增长了25.0倍,年均增速达到8.6%,2011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发电量首位。从发电增速看,以火电、水电为主的传统能源发电量平稳增长,新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。2012年以来,水电、火电发电量年均增速仅为6.9%、3.0%,风电、核电、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.4%、24.3%、101.1%。从发电结构看,火电仍然是发电的基础性电源但发电量占比快速下降,2012年以来,非化石能源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.3%,超越火电成为发电量增长的主要引擎。

图4  1978-2017年全国发电量结构

      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。2017年,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东北、西北、西南、南方地区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21.9%、19.6%、12.7%、7.8%、13.8%、6.9%和17.3%。受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及负荷分布等因素影响,水电主要分布在南方、西南和华北地区,占比分别为33.7%、25.2%和18.3%;火电主要分布在华北、华东地区,占比分别为27.1%和23.5%;核电分布在华东、南方和东北地区,占比分别为48.6%、38.9%和12.5%;风电主要分布在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地区(“三北”地区),占比分别为29.7%、27.8%和16.8%;太阳能发电主要分布在西北、华北和华东地区,占比分别为28.1%、24.5%和21.2%。

图5  2017年发电装机地区分布

     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常年维持在5000小时以上,04年之后,火电利用小时数呈波动下行趋势,其原因一是火电装机容量增速(11.3%)快于电力消费增速(8.5%),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挤压了火电空间。2017年全国6000kW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786小时,为1964年以来新低,较2004年下降1669小时。其中火电4209小时,为1964年以来第二低(2016年为4186小时),较2004年下降1782小时。

图6  1978-2017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

      结语: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多项指标跃居世界首位,由电力大国向电力强国快速迈进。发电装机增长经历了“扩容量”、“调结构”、“优布局”的历史转型,扭转了长期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,构建了日益清洁化的电力供应结构,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引领者。



专家介绍


冀星沛,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。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,高级工程师。主要从事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等研究。参与并承担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电网公司、省级电网公司委托的重大课题20余项,主笔编写出版《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19》等著作,多次获得国家能源局软科学成果奖、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。

张成龙,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电力供需研究室主任,高级工程师,能源电力供需预测及预警研究领域专家。长期从事能源供需分析预测、宏观政策分析、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等方面的建模与研究工作。先后负责承担《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研究》《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技术研究》《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扩建及推广应用(一期)》等来自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电网公司的重大课题20余项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获得软件著作权11项。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国家能源局软科学成果奖、中电联创新奖等奖项10多项。

单葆国,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兼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,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计划专业领军人才,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(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)负责人,经济与能源供需分析预测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,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。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、能源电力供需分析、节能及电力需求侧管理、能源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。承担了国家能源局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重大课题,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、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。共发表文章150余篇,出版专著2部,参编培训教材2部,拥有发明专利1项,发布团体标准2项。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、电力市场分析工作先进个人、信息工作先进个人、品牌建设先进个人,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、最美国网人之敬业楷模等荣誉称号。

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(简称供需所)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,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(1999年成立),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,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。主要负责宏观经济、能源电力供需、电力需求侧管理、电能替代、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

      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、电力供需研究室、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,专业覆盖宏观经济、能源经济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技术经济等。共有24名员工,平均年龄33岁,其中博士18人,具有高级职称18人,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。曾获得“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”、“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”、“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”以及“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”等称号。



 往期回顾 


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】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和主要行业的影响——基于动态GTAP模型的分析

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】国家电网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

【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部城市用电现状分析

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】电力经济价值测度的思路和方法

【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】我国电力弹性系数与工业化阶段关系

【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】我国南方地区供暖现状分析

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】国内外权威机构及专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预判

【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】能源变革助推综合能源服务快速发展

7月供需讲堂—国网能源院供需所精彩分享


编辑:杨彪

审核:许晓艳

声明

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,纸媒、网站、微博、微信公众号转载、摘编《中国电力》编辑部的作品,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、二维码等关键信息,在文首注明《中国电力》原创。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、分享。欢迎大家转载分享。


关于我们

     联系电话:   010-66603802(编辑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10-66603801(发行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10-66603587(传真)        邮    箱:  zgdl@sgeri.sgcc.com.cn        网    址:www.chinapower.org


     官方微信号:ELECTRIC-POWER

        主办单位: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